市区共建,首个生态环境联合实验室落户崇明
2月12日,上海首个市区两级共建的生态环境联合实验室在崇明成立。该实验室由上海市环境科学院和上海市崇明区生态环境局共同打造,标志着崇明生态环境监测领域进一步扩大,监测能力进一步提升,对高标准建设生态观测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走进联合实验室,各种先进的仪器设备井然有序地陈列其中,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水质总氮样品的取样、稀释、消解、比色分析。据了解,这里配备了原子吸收光谱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气质联用仪等多种高精度环境监测设备,能够快速检测水质、土壤、空气中重金属、挥发性及半挥发性有机物、农药类等环境监测指标,为环境污染的精准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崇明区环境监测站现场监测科工作人员朱英楠介绍:“架子上是平时常用的应急处理仪器,比如大气气体检测仪、水质检测仪等,这些仪器可以对一些应急事故进行研判,起到数据上的支撑作用。”
据了解,联合实验室总面积约4000平方米,目前,联合实验室拥有金属检测实验室、应急监测仪器间、样品交接间、比色间等标准化实验室30余间。此外还设有生物预处理室、生物培养室、生物毒性实验室等,配备智能化检测设备仪器400余套,取得了涵盖水和废水、空气和废气、土壤和沉积物、固体废物、噪声和振动、油气回收、流动源废气、电磁辐射及电离辐射9大类涉及130个方法261项参数的分析检测能力。
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研究所副所长吴建强表示:“崇明生态系统独特,生物多样性资源丰富,拥有两个国际重要湿地、两个全市重要的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地,还是全球重要的生态滨海区,崇明在全市、全国乃至全球都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生态环境联合实验室落户崇明具有着重要意义。”
据介绍,联合实验室成立后,上海市环境科学院与崇明区生态环境局将共同建立生态学专业实验室与生态智慧观测网络,拓展双方在生态系统、物种与基因等各水平上的科研与监测能力,同时探索开展土壤、地下水监测项目的扩项,开展重点区域土壤和地下水日常监测监管。此外,双方将进一步加强湿地生态环境监测,创新“水质指纹”、环境DNA监测等能力建设,推进深入研究,力争实现对崇明各类湿地类型的全覆盖,为环境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和数据支撑。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热点精选
- 机构:2024年全球AI服务器出货量预计将以每年46%的增幅持续增长2025-02-12 18:31
- 讲方言、识农具、体验农耕……在田间课堂讲述乡音传承的故事!2025-02-12 15:02
- 科普如何破圈?高手这样玩2025-02-12 14:46
- 元宵灯会搜索热度猛增一倍节后机票降三成错峰游正当时2025-02-12 14:45
- 情人节送TA手机好礼就用京东秒送最快9分钟送达还能得黄金手绳2025-02-12 14:27
- 中昊芯英创始人及CEO杨龚轶凡荣获“2024年度AIGC创新先锋”称号2025-02-12 14:09
- 汤圆经济 “热” 现象:在传承与创新中探寻产业增长新引擎2025-02-12 13:59
- 今年春节回家你相亲了吗?山东省婚恋企业数量遥遥领先2025-02-12 13:11
- 春节全国餐饮热持续,元宵档再迎客流高峰预期2025-02-12 11:17
- 春节文创礼物走俏,拜年风尚展现新趋势2025-02-12 10: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