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并重开辟健康管理新路径
近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在北京举行中医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解读活动。据悉,国家医保局已印发中医类、中医外治类、中医针法类、中医骨伤类、中医特殊治疗类5批中医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基本覆盖所有中医诊疗服务。
中医药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西医并重不是简单的技术叠加,而是两种医学体系在生命认知、健康维护、疾病防治等层面的深度对话与创新融合,为广大人民群众健康管理开辟了新路径。例如,针对糖尿病的治疗,西医能精准控制血糖、血压等指标,中医则通过整体调理改善患者生存质量。针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金三角”治疗方案,西医的抗凝治疗与中医的活血化瘀疗法形成了合力。治疗手段的协同创新带来了新的医学可能,诸如青蒿素的现代化研发,挽救了数百万疟疾患者的生命,留下了“一株小草改变世界”的传奇故事。
中医药在健康中国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未来推进中西医并重,离不开有力有效的制度保障。首要的是完善顶层设计。近年来,中医药法、《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等政策文件相继出台,为中医药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撑,有利于推动中医药在治未病、重大疾病治疗康复等方面充分发挥其优势及作用。
在相关政策规范和引导下,还应加快健全优质高效的中医药服务体系,推动中医药资源提质扩容和均衡布局。目前,我国中医馆数量从2015年的3000余个增加到4.2万个,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基本实现了全覆盖,全国99.6%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在云南省文山州,苗医骨伤疗法与西医影像诊断结合,使骨折愈合周期缩短20%;广东省中医院研发的“智慧云诊室”系统能够实现远程中西医协同会诊。基层中医药服务的覆盖面持续扩大,有效推动了基层中医诊疗水平提升,让中医药服务离群众越来越近,让群众就医用药更便捷、更放心。
中医药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人才队伍的建设。推动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育复合型医学人才是当务之急。我国通过实施“岐黄工程”,在培养高层次人才、加强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不错成效,有效提升了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也为中医药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坚实保障。此外,一些高校也进行了有益探索,如上海中医药大学首创“中医-西医双学位”培养体系,学生同时掌握中医辨证思维和西医诊疗技术;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推行“师带徒”与现代住院医师规培并行的培养模式,既传承中医精髓,又夯实西医基础。多所高校组建中西医结合系统生物学相关研究中心,运用组学技术解析中药复方作用机制,培养中医药人才科研创新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未来要进一步加强中医药文化传播,推动中医药文化“走出去”,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医药的了解和认同,助力全球健康事业发展。通过深化中医原创理论研究、中药作用机理研究,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推动中医药与现代科学相结合。优化中药制造品质、打造中药品牌、推动中药新药研发,通过一系列措施提升中药产品质量,增强中医药产业的竞争力。中医药发展将为健康中国贡献更多智慧,为全人类健康福祉作出更大贡献。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热点精选
- 透过3个经济指数看信心2025-04-13 23:41
- 从单点突破到生态共建:联发科携手众多顶级行业伙伴,打造“全明星游戏朋友圈2025-04-13 23:11
- 刷视频找工作靠谱吗?——聚焦“直播带岗”就业新模式2025-04-13 22:04
- 央行重磅数据超预期!最新解读来了2025-04-13 21:59
- 游戏生态新时代盛大开启,联发科天玑引领2025-04-13 21:07
- 三剑齐发华硕主板新品惊艳ROGDAY20252025-04-13 20:10
- 华硕天选B850主板初音未来版火热预约中2025-04-13 19:17
- “北斗+”融合创新赋能千行百业2025-04-13 18:28
- 聆听外滩建筑群背后的故事,首个“百年外滩”云党课上线2025-04-13 17:34
- 国产飞机走向全球!C909完成老挝商业首航2025-04-13 1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