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版“人造太阳”商业化进程加速
本报讯 记者昨天从上海核聚变能源商业公司“能量奇点”获悉,公司自主研制的大孔径强场磁体“经天磁体”成功完成了首轮通流实验,产生了高达21.7特斯拉的磁场,创下大孔径高温超导D形磁体最高磁场纪录,反超美国。至此,成立不到4年的能量奇点实现了两个关键目标:建成全球首台全高温超导托卡马克装置“洪荒70”并点亮等离子体,建造全球磁场强度最高的聚变装置磁体,距离实现“人造太阳”的终极目标又迈进一大步。
要实现核聚变点火,需要一定的温度、密度和约束时间,其中约束时间意味着要把聚变燃料放在一定的容器中,不让它流失能量。托卡马克就是一种实现磁约束可控核聚变的容器,而磁体的作用就是将高温等离子体“锁”在这个容器内,不与任何物体接触,让氘和氚在高温下不断聚变。
经天磁体是能量奇点下一代托卡马克装置“洪荒170”中技术难度最大的核心部件。因为托卡马克装置的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约束磁场强度,磁场强度越强,在同等能量增益倍数下装置越小——如果磁场提升一倍,装置的线性尺寸可缩小至1/3,体积缩小至1/30,这将使托卡马克装置的建造成本和时间大幅减少,加速聚变能源商业化进程。2021年9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CFS联合研制的“火花”磁体创下了20.1特斯拉的强磁场,3个月后他们就完成了18亿美元融资。
从设计来看,能量奇点比CFS更“大胆”——经天磁体长约3米、宽约1.4米,最高磁场强度高达25特斯拉,这也要求在工程和工艺上更加激进。在能量增益Q值目标相同前提下,“洪荒170”的体积较“火花”小30%,等离子半径短10%。在近期的首轮通流实验中,经天磁体产生了21.7特斯拉磁场强度,如果它能如愿实现25特斯拉强磁场,那么“洪荒170”大概率会成为世界上最小的Q≥10的托卡马克装置。
两年前,能量奇点宣布完成近4亿元Pre-A轮融资,投资方包括Enlightenment、米哈游等,本轮融资的资金主要用于经天磁体和奇门系统研发。经天磁体的成功,为进一步研发适于未来氘-氘聚变堆的强场磁体奠定了基础。目前,能量奇点正在抓紧进行“洪荒170”的工程设计,预计2027年在临港建成。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热点精选
- 文化艺术展览在多地举办丰富市民精神生活2025-03-11 11:12
- 线上教育平台推优质课程丰富学习资源2025-03-11 10:39
- 春季家装节家居企业优惠活动精彩纷呈2025-03-11 10:23
- 知名博物馆古代陶瓷特展吸引众多参观者2025-03-11 10:19
- 广汽HondaP7发布重塑豪华纯电SUV新标杆2025-03-11 10:09
- 华为发布全新智能家居战略引领智能生活新时代2025-03-11 09:59
- DeepSeek实战AI绘画小白也能轻松创作好作品2025-03-11 09:56
- 数实共振催热文旅消费:高德跑出文旅服务新范式2025-03-11 08:58
- 春日踏青带动户外用品热销!轻便帐篷、充气沙发、钛金属茶杯受青睐2025-03-11 08:27
- 天津石化携手中控技术打造“AI+数据”驱动的智慧实验室标杆案例获央视专题2025-03-11 08: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