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丨为什么“哎哟”不需要翻译
法国研究人员近日在《科学美国人》月刊上撰文说,其研究表明,人们在情绪激动或经历痛苦时发出的声音“哎哟”可能并不是随意的,而是可以跨越文化和语言且不需要翻译就可以理解的。
人类非常擅长声音表达,除了说话以外,傻笑、呻吟、抽泣或尖叫等声音被科学界称为非语言发声。此外,还有一些感叹词可以表达情感,比如独立单词“哎哟”或“哇”,它们在语法上不与其他单词组合在一起。想象一下,如果你的手指被门撞到了,通常情况下,这种突如其来的疼痛会引起一种声音反应。也许你会惊呼“哎哟”,或者大声喊叫、呻吟。
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里昂第二大学的研究人员从非洲、亚洲、澳大利亚、欧洲和拉丁美洲131种语言的词典中收集了600多个表达痛苦、厌恶和快乐的感叹词,并使用大型语言数据库从这些语言中收集了数千个单词,然后统计比较情感感叹词中不同元音的比例与每种语言一般词汇中不同元音的比例。
研究人员还要求说英语、日语、汉语、西班牙语和土耳其语的人发出不使用单词表达痛苦、快乐和厌恶的声音,并利用声学分析,通过测量声带或每次发声中用于产生语音的气道部分的共鸣,在375个录音发声中确定了元音特征。
结果显示,在全球范围内,疼痛感叹词中“啊”类单元音和“哎哟”等双元音的比例要比研究人员预期的高得多。每种情绪都有特定的元音特征:痛苦的哭声有更多像“啊”一样的开放元音,喜悦的表达有更多类似“咿”一样的元音,厌恶的表达有更多像“嗯”等弱读音一样的中心元音。
研究人员指出,大多数人可能会通过特定的声音来交流特定的情感体验,但疼痛在不同文化中会导致发出相同的元音,这表明疼痛感叹词可能起源于非语言发声。这些发现也支持了一种观点,即有些单词可能不是完全随意或随机产生的,它们可能具有反映其意义或交际功能的声学形式。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热点精选
- 创新科技周奕杉的汽车智造研学之旅2025-03-02 11:59
- 科普中国直播预告|合成生物学如何促进作物改良2025-03-02 11:58
- DeepSeek如何落地?深信服总结AI建设规划指南2025-03-02 10:25
- 高德企业用车尊享卡:企业出行服务体验升级“新利器”2025-03-02 09:26
- 今年前11个月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进出境货物“径予放行”货值同比增长超过一2025-03-02 08:55
- “祝融号”新发现!火星中低纬度地区曾存在古代海洋2025-03-02 08:19
- 武汉首次发布十大优秀开源软件项目2025-03-02 06:27
-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全面启动建设2025-03-02 05:48
- 2024中国国际零售创新大会:《生成式人工智能零售业全景探索白皮书》领航2025-03-02 05:39
- 华硕B850/B860主板畅玩《夺宝奇兵:古老之圈》2025-03-02 03: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