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网站首页 > 互联快讯 > >文章内容

公共数据“活起来”更要“跑起来”

时间:2025-02-22 12:59   来源: 中国经济网   阅读量:9809   

真正让公共数据“活起来”“跑起来”,需要用制度创新打破“数据铁笼”,用技术赋能实现安全效率并重,用场景驱动激活市场活力。公共数据只有真正为公众所用、普惠共享,才能回归其数据要素的本质,成为驱动新质生产力的新引擎。

推动数据价值化,公共数据须先行一步。作为数字时代的“新石油”,公共数据开发利用已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更是对我们治理能力的一次考量。

国家数据局的一项测算显示,2024年我国公共数据调用量超5361亿次,支撑起了“一网通办”“单一窗口”等高效政务服务,而数据驱动的产业创新,更是催生了智能驾驶、精准医疗等一批万亿级应用市场。

基于当前公共数据使用实际,中办、国办于去年10月印发了《关于加快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见》,强调要把推动公共数据开发利用摆在最突出的位置。强化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前提是对公共数据独特的“三重属性”要有科学认识:

二是赋能性。公共数据既是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的“燃料”,也是推动社会治理从“经验决策”转向“精准治理”的“导航”。公共数据的动态更新与跨域融合,让城市“智慧大脑”变得更加聪明。比如,环保部门借助实时监测数据定位污染源,应急响应效率可提升40%。

三是共享性。公共数据的开发利用,让数据价值能实现普惠共享。比如,山东某市通过开放信用数据,帮助中小微企业省去了繁冗的融资审核流程,成为优化营商环境的典型案例之一。

尽管潜力巨大,但公共数据开发利用仍面临多重障碍。据报道,有省份政务系统对接的50多个部门中,仅有30%的数据可跨层级调用,制度壁垒让数据“各自为政”,而权责不清又导致“数据孤岛”林立;也有用户反映,公共数据质量参差不齐,不少公共数据存在重复或字段缺失,数据“不好用”、处理能力不足等问题,在客观上也影响了数据价值的实现。此外,一些基层单位因技术能力不够、收益机制缺失等,陷入了“不敢用、不愿用、不会用”的尴尬循环。

破解上述难题,真正让公共数据“活起来”“跑起来”,需要在制度、技术和场景上“三箭齐发”。

用制度创新打破“数据铁笼”。近日,国家数据局宣布将于3月1日起正式上线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通过统一赋码、互联互通,让供数单位在平台发布数据资源和产品信息,用数单位找数据“像网购一样便捷”。同时,通过构建公共数据“一本账”,加强授权运营规范化、透明化,进一步降低全社会用数成本。

用技术赋能实现安全效率并重。在充分保护数据和隐私安全的前提下,实现数据价值的转化,就必须做到数据“可用不可见”。实现这一要求,要善于运用数据沙箱、区块链等技术赋能,构建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让用数单位便捷建模用数又不接触原始数据,既能释放数据价值又能保障隐私安全。

用场景驱动激活市场活力。以具体的数据应用场景为导向,通过数据的流通、应用和价值化,充分挖掘数据背后的价值,推动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涌现,从而激发市场的创新活力。这其中,要更加注重对多元市场经营主体融合生态的系统构建,以场景牵引开发,打通数据要素价值实现路径。

数据为民,方得始终。公共数据只有真正为公众所用、普惠共享,才能回归其数据要素的本质,成为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引擎。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ad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投稿合作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版权所有©IT产业网
 

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网站声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许范围内服务!
 

联系我们: jokerdeyouxiang@sina.com
 

备案号:皖ICP备20230054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