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网站首页 > 互联快讯 > >文章内容

“沙戈荒”里“种太阳”巡检维护工作忙

时间:2025-02-08 04:04   来源: 光明网   阅读量:18591   

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郭晓阳成了一名“逆行者”:当归心似箭的游子们匆匆踏上回家的旅途,他却从新疆乌鲁木齐的家中驾车,披星戴月地向工作地点疾驰。

他工作的地方,位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茫茫无际的戈壁滩上。这里的白天,天上只看得见太阳,地上也荒凉而单调,一排排整齐布设的光伏板成了最引人注目的“风景”。

此地坐落着我国单体容量最大的“沙戈荒”光伏项目——中国绿发集团所属新疆中绿电技术有限公司若羌400万千瓦光伏项目。该项目一个多月前刚刚成功并网。

春节假期,担任新疆中绿电若羌区域运检中心副经理的郭晓阳,选择坚守在项目现场。为了兼顾工作和家人,他在春节之前赶回乌鲁木齐家中,返程时干脆把妻儿也接了过来。

“春节期间正是能源保供关键时期,我们要做好设备运行巡检和检修维护工作,让电量正常发出去,一点都不能懈怠。”郭晓阳告诉记者,项目共有28名工作人员,今年春节安排14人回家休假,14人坚守岗位。人数少一半,工作量一点儿没少,所以工作节奏比较紧张。

开展光伏项目又被形象地称为“种太阳”。站在若羌400万千瓦光伏项目现场,放眼望去,蓝黑色的光伏板连绵不绝,向戈壁滩的远处铺展。

郭晓阳介绍,项目共铺设5537224块光伏板,占地面积76.02平方公里,相当于10647个标准化足球场。项目同步配套建设发电单元方阵1280个,以及4座全国单座变电规模最大的百万级220千伏升压站。它是新疆首批新能源大基地项目之一。

“这里能看到整个光伏项目的运行状态。”在新疆中绿电若羌北220千伏升压汇集站值班室,值班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光伏项目产生的电能先通过升压站升压到220千伏,然后经过220千伏送出线路至若羌750千伏变电站,再次升压到750千伏后送入电网。

“现在我们的项目正处于并网调试期,预计五六月份调试期结束后,就可以转入商业运行了。”郭晓阳介绍,转入商业运行后,若羌400万千瓦光伏项目年发电量达69亿度,可同时满足200万户家庭一年使用,相当于节约原煤208.24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71.87万吨。

被一望无垠的光伏板所环抱的,是若羌400万千瓦光伏项目综合楼。这座建筑造型别致,像4朵花瓣向四个方向绽放。因此工作人员给它起了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天山玫瑰”。

这个春节,坚守在项目现场的工作人员们就在“天山玫瑰”里度过。“大家来自全国各地,除夕夜我们一起在食堂吃年夜饭。”郭晓阳谈道。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加快“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建设。以“沙戈荒”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是新能源发展的主战场、主阵地,是新能源装机增长的基本盘。

“虽然春节期间坚守在条件艰苦的‘沙戈荒’,可每当想到在这里的辛勤努力,最终会化作源源不断的清洁电力,点亮团圆的万家灯火,我们心中便满是温暖与自豪,感到一切艰辛与付出都是值得的。”郭晓阳笑着说。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ad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投稿合作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版权所有©IT产业网
 

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网站声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许范围内服务!
 

联系我们: jokerdeyouxiang@sina.com
 

备案号:皖ICP备20230054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