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网站首页 > 互联快讯 > >文章内容

为卒中防治提供“中国方案”北京学者获卒中临床医学最高奖

时间:2025-02-07 07:05   来源: 光明网   阅读量:8855   

本报讯今日凌晨,在2025年国际卒中大会上,来自北京的临床专家王拥军被授予国际卒中领域临床医学最高奖——“威廉·M·费恩伯格卒中卓越贡献奖”。这是该奖项设立34年以来,首次有亚洲科学家获奖。

作为北京天坛医院院长,王拥军带领团队针对卒中防治的一系列世界性难题开展突破性研究。在卒中治疗中,王拥军团队找到了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两种抗血小板药联用的治疗方案,改写全球诊疗指南;又找到导致部分人群使用氯吡格雷效果不佳的“绕行基因”,并提出替代方案。这项研究,将缺血性卒中患者复发率从11%下降到6%,减少我国近百万卒中患者复发。

王拥军团队对新型溶栓药物进行临床研发,证实了替奈普酶、瑞替普酶、尿激酶原3种药物在卒中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目前,这3种使用更便捷、价格更低的药物正逐步应用于临床。这一突破彻底解决了脑血管病溶栓治疗的药物短缺,也打破了卒中领域溶栓药物的国际垄断。

此外,王拥军团队综合应用影像学和人工智能技术,在国际上首次设计并证实了溶栓治疗新方案,将静脉溶栓时间窗从4.5小时扩展至24小时。这意味着,90%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有机会得到溶栓治疗,在不增加颅内出血风险的同时,患者致残率能够降低8.8%。

王拥军团队还依托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打造“国家-省级-地方中心”三级国家卒中临床研究网络。他和团队实现从传统新药研发模式“知识驱动”转为“数据驱动”,将发现新药靶点到药物上市的时间,从传统模式的近20年缩短到3至7年。

过去10年,王拥军团队完成超过50项全国性的临床研究,其中14项研究为国际卒中防治提供了“中国方案”。“威廉·M·费恩伯格卒中卓越贡献奖”旨在表彰在卒中临床医学发展过程中做出里程碑式贡献的卓越医生和临床科学家,“我们的使命尚未完全完成,我们期待着更多试验的结果。”王拥军说。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ad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投稿合作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版权所有©IT产业网
 

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网站声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许范围内服务!
 

联系我们: jokerdeyouxiang@sina.com
 

备案号:皖ICP备20230054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