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网站首页 > 互联快讯 > >文章内容

“数字文化+”产业前景广阔

时间:2024-11-08 09:34   来源: 中国经济网   阅读量:13953   

近来,北京、上海、广东等地积极利用数字技术,赋能经济社会生活全过程各领域。其中,数字技术在文化产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值得关注。

党的十八大以来,数字化赋能文化产业取得了显著成绩。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等政策文件先后印发,数字经济规模由2021年的11.2万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53.9万亿元。各地区数字文化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数字化技术的加持使传统文化资源获得更有效的整合与更高效的利用。

比如,北京以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强大的科技支撑,始终走在数字化赋能文化产业前列,积极推动传统文化与数字技术创新融合发展。“数字故宫”项目广泛应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AR)等技术手段,将故宫文物与宫廷建筑以数字化形式展现在观众面前。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北京市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0434.8亿元,同比增长7.9%。

又如,成都作为西部地区重要城市,依托中国网络视听产业基地,大力发展数字娱乐、数字文创等相关产业,积极推动国产游戏、影视作品走向国际市场。迄今为止,在成都形成了以数字文化为核心的完整产业链条。此外,《哪吒之魔童降世》等优秀数字文化作品的海外播出,成功展示出成都数字赋能文化产业取得的成绩,彰显了其国际影响力。

然而,在数字技术赋能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短板弱项亟待解决。数字技术自身存在某些局限性,呈现形式相对单一,难以全面展现传统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另外,当前数字化技术更新迭代的速度非常快,数字技术在传统文化领域的应用体现出相对的滞后性,数字化人才也在一定程度上较为缺乏。针对此,应立足多个层面,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

在产业政策层面,继续出台和持续完善相关政策体系,制定数字化赋能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专项计划,使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大力支持数字化技术在文化产业领域的应用,为技术创新与研发、项目规划与实施等提供资金支持。重视数字化人才的培养引进,打造一支高质量、高水平的数字化人才队伍。

在企业层面,加强文化产业数字化应用的研发力度,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支持企业借助数字技术进行品牌建设。运用大数据分析受众偏好等,提高自身产品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不断创新文化新形态。鼓励文化产业进行跨界深度融合与创新,如“数字文化+教育”“数字文化+旅游”等,实现数字文化产业与其他领域互惠互利,打造共赢局面。

在消费者层面,加强传统文化数字化的宣传力度,倡导绿色消费理念,提高消费者对数字化文化产品的认知。通过线上数字平台不断拓展消费渠道,借助数字技术提高消费者体验感。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ad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投稿合作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版权所有©IT产业网
 

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网站声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许范围内服务!
 

联系我们: jokerdeyouxiang@sina.com
 

备案号:皖ICP备2023005497号